原在1907年成立的

火山碎屑錐和拉森峰國家紀念公園
(Cinder Cone and Lassen Peak Nation Monument),

因拉森峰在1914年的火山爆發,及接連其後數年的火山活動
引起全美的注意,而在1916年升級為

 拉森火山國家公園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http://www.nps.gov/lavo/index.htm

A。歷史回顧

一 世上最後存在的雅西族人 Ishi

拉森火山國家公園一帶,數千年來原是麥都族(Maidu),
阿蘇給威族(Atsugewi),雅那族(Yana),和雅西族(Yahi)
四個印地安人部落安生立命之地.
在十九世紀中期尤其是加州挖金熱潮開始後,
這些印地安部落的生存就受到嚴重的影響。
 雅那族與雅西族更在十九世紀末期因與白人定居者發生衝突,而招致滅族,
若不是隱居深林的最後一個雅西族人 依稀( Ishi ,印地安語 男人之意)
因 飢餓與寂寞而重回文明之地,來告訴世人雅那族與雅西族的故事,
世人可能就不會知道曾有這兩個印地安部落的存在!

二 發財夢碎的 彼得。拉森 (Peter Lassen)

丹麥移民 拉森於1840年左右來到公園一帶探查,
1843年由當時掌管加州的墨西哥政府手中取得了一大塊土地,
拉森夢想著將想要湧入西部的移民帶到這塊土地上,
開發成一個叫做 般頓 (Benton) 的城鎮來發財,
因而開拓出一條 拉森通道(Lassen Trail),
來帶移民們進入他的新城鎮。 但因路險又費時,
最後只能放棄,拉森也只好賣掉他的土地。
之後 拉森又將發財希望轉向尋找金礦,最後也是沒找到,
而於1865年 拉森又去幫忙促銷發展公園東邊
大概七十英哩外的小鎮 蘇珊維 (Susanville),
卻於四年後被殺身亡!
後人為了紀念這個為發展公園一帶而努力不懈的拉森,
因而將公園名字取做
拉森火山國家公園( Lassen Volcanic National Park ).

另有 威廉。諾伯斯(William Nobles)開拓出直接穿過公園一帶 的 
諾伯斯通道(Nobles Trail),
此通道較可行又省時因之來了許多移民到此定居。


B。公園景觀與學習活動:

拉森火山國家公園景觀優美有山有樹有平原有湖也有溪,

最難能可貴的是公園同時擁有四種火山錐地形:
火山碎屑錐   的  火山碎屑錐(Cinder Cone at Cinder Cone),
熔岩錐又稱盾形火山  的   展望峰(Shield at Prospect Peak),
火山混合錐 的 伯侯火山(Composite at Brokeoff Volcano),和
熔岩滴丘 的 拉森峰(Plug Dome at Lassen Peak).

遊山玩水之餘又可同時看到世界所有火山錐的代表地形,
全家老小一起去真可說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具
的家庭活動了。

一,陸密斯展覽館 (Loomis Museum)


1914年六月十四日,班則明 陸密斯先生(Benjamin  F.  Loomis) 
帶著太太在拉森峰山下露營守候了兩天後,
終於讓他照到了拉森峰火山爆發歷史性的一刻!





憑著登載在報紙上陸密斯先生照的火山爆發的照片,公園聲名大噪!
再加上
陸密斯先生和有力人士不斷地推動,於1916年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陸密斯先生 和夫人為紀念他們的女兒,在公園中蓋了 陸密斯展覽館,
和對面他們的住處,夏天就在此處賣陸密斯先生的攝影作品和協助遊客,
另外又在公園中蓋了九個地震儀圖小屋,以供學術研究用!



陸密斯夫婦的故事很簡單,但是卻深深地打動我的心,
總覺得不管是要成就什麼樣的大小事業,背後總是要有像
陸密斯先生 和夫人這樣不顧一切而投入的人!
而一個人一生中能尋得如此讓人醉心之事和相和的同伴一起來投入,
先不管結果如何,這過程已是一種無怨無悔的幸福了!

正如
陸密斯先生曾說:
1914年我曾爬上拉森峰六次去照相,如果火山在當時爆發了,
我就不會在這裏說故事了!
但是我當時心裡一點也不覺得恐懼,因為我只想著要照相,
那是我想做的事!


二,Manzanita Lake and Reflection lake
陸密斯展覽館旁邊有這兩個湖,在陪小孩讀好館內展示物後,
趁老公陪他們上管理員課程,我就到處去走走。

湖邊的樹林和Manzanita Lake


Reflection Lake 和湖邊的石屋


獨自走在樹林,湖邊,小屋旁,彷彿也能體會出為什麼陸密斯夫人
在先生去世後還獨居在此的心情............
我想是因為在這大自然間........能找到那種 愛~~~
不管人是否還在世上了,
妳依然能體會出他們夫婦對這山,湖,溪,樹的那種深愛~~
走在這大自然中.......正猶如 走在愛中!!

陸密斯展覽館旁邊的小溪橋上倒影


我學黃飛鴻電影中的十三姨,抓老公來玩溪中影子的遊戲,
(嘻嘻....鴛鴦戲水照喔!)
其中一張老公竟拿起手中的瓶裝水,假裝手槍指著我的腦袋,
X...你個看Tom and Jerry長大的ABC,真是破壞氣氛!!



三, 拉森峰 (Lassen Peak)

來到拉森峰腳下,小女兒已坐在車上快要睡著了,
但卻不肯留在車上睡,硬是賴在老公的身上,
我們看著山路猶豫著,旁邊有老美遊客一直鼓勵我們上去,
說他兒子走上去後用衝的下來不用兩小時!
我拉著兒子邁步向前,卻聽老公對女兒說:
我們去禮品店吃冰淇淋吧!
兒子歡呼著放開了我的手,往後走向禮品店去了!
終究陸密斯先生的精神感召還是沒有炎炎夏日中的冰淇淋
吸引力來得大!
拉森峰只好變成此行的遺憾和下回再來的藉口了!



四,幫破死 的 地獄 (Bumpass's Hell)



肯陀 幫破死先生(Kendall V. Bumpass)是一個探險家,他於1894年
發現了這個地熱溫泉區,於是他和他的伙伴
屁爾生 雷丁上尉(Major Pierson B. Reading)
向政府申請在此處開採礦物質和發展觀光事業。
有一天幫破死先生正在向遊客警告要小心行走,
因為有些地面是不牢靠而易碎的,
正說到"Decent to hell was easy"("由此掉到地獄是很容易的"),
幫破死先生一腳踩下卻踩破了一處地面,
他的腿就滑進了一個溫度高達攝氏115度的地熱泥漿池中,
因此幫破死先生不但失掉了一條腿,也斷送了他的發財夢!
真是活生生地演譯出中國人的古諺:
一失足成千古恨!
也為了警告後人到此遊玩要非常小心,
就把此處命名為 幫破死 的 地獄 (Bumpass's Hell)。





五,幫破死 的地獄 (Bumpass's Hell) 停車場與山徑


停車場的視野非常的美麗,旁邊的這塊大石是數億年前冰河沖刷下,
所遺留下來的證明。
從停車場走向 幫破死的地獄 (Bumpass's Hell)來回大概需要兩小時,
走沒兩分鐘就可看到文頭的第一張美景,從海倫湖(Lake Helen)
仰望拉森峰,再走個三十分鐘沿途紫色小花Lupine越看越多,
直到遍山遍野的紫花谷,



到了 幫破死的地獄 (Bumpass's Hell)


再走回來,原來兩小時的路程都快被我們走成了四小時了!
可見地獄自有其迷人之處!
到了停車場時,竟看到有人橫著放RV,也有老先生從轎車上拿出
野營煮飯爐子正在煮著食物,難道他們打算在此過夜?!
是說這裏的星空一望無際,若真可以在此過夜,那會是多美麗的夜啊~~


當我正幻想著在此看著星空過夜的美夢............
正義的ABC先生又說話了:
我想他們看完了落日和夜空後就會開走的!
否則這是非法的,公園管理員會來請他們離開!



六, 學習課程
我們家的小孩每到一處國家公園,總會自動自發地去問
小管理員考試規則,看是要做幾篇考試卷和上幾堂管理員課程,
此處都是免費的但要求較嚴格,要上兩堂課,寫六篇考卷外加
採訪一名公園管理員。
其中的一堂地震地質課程


我自己跑去亂摸亂問的松樹課

那個老管理員也真幽默
他說:你看右邊這個是被松鼠啃過的松果,
若是有人覺得餵松鼠是一件很可愛的行為,
那他的手可能就有機會被松鼠也啃成這副樣子!

當有其他遊客在稱讚高大的龐德羅沙松樹的樹幹樹葉長得好美時,
又問他樹齡一般是多久?
老管理員又說了:
有人就像你一樣覺得龐德羅沙松樹好美!
所以就回家在他家後院種了一顆,
三百多年後樹到了死亡年限,倒了下來壓垮了鄰居的房子和車子,
反正那個種松樹的人早就死了,他也不用負責!

這....這真是很另類教學法,讓聽的人想忘記他所"教"的都很難!

趕快回家去前後院看看,
有沒有"前人種樹,後人將要倒大霉"的龐德羅沙松樹!


女兒踮著腳攀著桌緣很用力地考他的小管理員口試,



可愛的樣子竟引來了這位女管理員考試官的兒子在一旁插科打諢,




我一個箭步向前名為照相實則對這黃毛小子 "虎視眈眈",
兩個作母親的眼神一交鋒,黃毛小子就被其母驅離,
我家小寶貝才能專心考試,終於取得小管理員勳章!

兩個孩子在陸密斯展覽館眾人見證下宣示接受
小公園管理員的榮譽與責任後,
拉森火山國家公園行的任務也總算完美達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vu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